追求流動性變現的價值網路時代席捲全球,紅樓資本: 我們正站在區塊鏈網路創新革命的交叉口
區塊鏈技術正悄悄的改變人類在科技網路的商業模式,影響迅速、且暴力
隨著今年(2021)一月Elon Musk創辦的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買進15億美元的比特幣作為公司資產以及全世界第一家區塊鏈概念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在四月中上市(市值現約等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母公司670 億美元和大幅超越納斯達克交易所260 億美元的市值),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在2021年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 正式進入傳統機構的金融資產配置和科技公司的商業規劃中。
時間回到2017年初,當年加密貨幣市場慘不忍睹,從2014年的比特幣高峰1000美元跌了八成到200美元之後就一蹶不振了長達三年之久,那時候的社會充斥著對加密貨幣以及區塊鏈技術的批判: 詐騙橫行以及眾多的忽悠帶來了絕望和技術的不信任,但正如同所有具有革命性思維以及可描繪未來夢想的新科技如當年的Internet和AI,都是有心人能用來操作的武器。
獨排眾議,堅信區塊鏈是未來網路世界的價值載體 — 紅樓資本
而如何排除這些對區塊鏈技術質疑的雜音,剖析與解構這項技術背後所可能真正帶來的商業利益以及對第三次網路世界(Web3.0)的改變,才能對商業及科技網路趨勢精準的判斷和將其適切的用在現實社會的商業模式中。
『三位創始人照片』
2018年,經過了瘋狂的ICO時代,三位在加拿大、上海以及台北各自擁有一片天的年輕人,正在被這樣的劃時代技術所吸引,用三個人自有的資金一頭栽入區塊鏈技術以及加密貨幣的世界與全球的加密區塊鏈社區展開連結,不管是遠赴洛杉磯與其投資團隊受邀頒獎在Kobe Bryant共同與會的區塊鏈峰會,或是受邀參與由萬向資本主辦的上海區塊鏈國際週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區塊鏈創投與技術團隊面對面會談,更深入新加坡與眾多跨足區塊鏈投資的VC(Venture capital)展開合作關係討論,在當時台灣各界都並不看好的區塊鏈技術及創投這條路上走得堅定熱情和具有靈活操作的生意思維,他們是 — 紅樓資本。
時代的巨輪轉動緩慢,但一但開始就不會再停下腳步,越滾越快的同時更夾帶著強大改革動能席捲世界。
建國中學,台灣高中生的第一志願,校內的同學總會在書包或是校慶的紀念物上看到四個字 — 紅樓才子,帶著對建中紅樓的感念以及一種執著於領先的傲氣,在新創領域的探索上,同為校友的紅樓資本共同創辦人楊曜陽(Denny)與李昀修(Ivan)也在非常早期的時候遇到了正在萌芽的“區塊鏈技術及加密貨幣生態”,一股追尋著未來科技網路世界機會的投創力量正在誕生。
To be the bridge of reality and digital value, the hub of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world。
這是他們為何要成立紅樓資本的最主要核心理念,替紅樓的校友們先探索出一條較為穩妥的道路,一個前進浪潮中靠前的位子。
2017年初加密貨幣生態擺脫低潮正在向上竄起的那段期間,當時Ivan與Denny每個晚上會通兩三個小時電話討論市場中哪個區塊鏈加密貨幣項目技術領先或團隊背景強大以及背後可能帶來的商機,『次數多到當時的女朋友以為我是不是出軌了!』Ivan笑著說,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時,所需要獲取的資訊更是包括了眾多不同種的社群平台如Twitter、Wechat、Telegram以及Reddit,巨量的資訊和區塊鏈社區對未來技術的想像都持續的轟炸著Denny與Ivan的腦袋,對於投資在區塊鏈領域中的時間與資金都在逐步地增加中。
台大物理系、電機所畢業並且當時為廣達雲端事業部儲備幹部和最年輕的Facebook OCP(open compute project)專案設計經理的楊曜陽(Denny)坦言:『當第一次接觸到區塊鏈技術的理念和內涵時,頓時將過去求學與工作所獲得的經驗與思維模式整合在一起,區塊鏈技術與雲端資料庫系統的發展可以非常好的相輔相成,產生完全不同於過去的雲端區塊鏈商業模式。』隨後在2018年初便離開了廣達進入區塊鏈的世界,同時也成立了EOSTaiwan推廣公鏈技術和社群生態。『Denny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概念與實際企業的技術導入有著相當程度的見解,可以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複雜的區塊鏈雲端架構。』他們投資的第一個區塊鏈隱匿資安團隊Doqubiz的策略長王炘表示。
尖端科技與實際商模並進,才能發展出兼具未來趨勢與商機無限的企業投創
在經過區塊鏈技術討論與加密貨幣生態圈的深入參與之後,Ivan與Denny便發現全球區塊鏈社區裡對於超早期投資的機會都是從“極小圈子”中向外拓展的,而且取決於對這個生態的貢獻和了解程度有著深淺不一的認同感,所以對於區塊鏈界許多厲害團隊或企業的投資機會都是需要有一個公司正規化的和其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與DD(Due Diligence 嚴格審查),因此當下便邀請了從加拿大UBC畢業回台至今已經是多領域連續成功創業家的陳仲彥(Dennis)共同成立了紅樓資本 — 開始了其在區塊鏈生態中多方領域的積極拓展。
『人生的最大風險就是不敢承擔風險。』,對於商業風險的控制能力以及對於商機的掌握是他在眾多實戰之中培養出來的,腦中時常迸出無限商機的Dennis提到:『可以賺錢的機會到處都是,而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找到一個可以一起完成很多事情的團隊,並且用最少的資源完成最大的成就才是創業的醍醐味。』,區塊鏈技術的到來以及成立區塊鏈行業公司在當時的氛圍下還是處於一種冒險的行為,但有著精準商業眼光的陳仲彥(Dennis)對於這逐漸改變金融及網路科技的技術和加密貨幣抱持著極大程度的認可,他直言:『當未來傳統金融與加密金融交叉碰頭的時候,整個世界會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到時候我們希望紅樓資本是站在這個漩渦中心向前邁進。』,在紅樓資本中,他的商業頭腦以及具有多年投資經驗的敏銳度堅定的帶領著大家快速抓住機會和避開風險,朝著越來越穩固的商業系統前進。
超早期團隊看的是團隊看的是人,選擇趨勢更是重中之重。
台大材料系、材料所畢業,進入台積電這個人人稱羨的企業中工作隨後離職到上海創業闖蕩五年的李昀修(Ivan)是連接起紅樓資本三位創辦人的重要角色,長年在人與人之間打滾的經驗,讓他對於看人與看團隊的本質這件事情上有著獨到的見解,並且能夠快速打入擁有眾多重要資訊的私密人脈圈中,隨和的他卻有著執著於市場投資的熱情。
『在上海這個大熔爐中形形色色的人會從身邊經過,並且展開各種連結,機會和風險並存的情況下需要找到最靠譜的夥伴,才能在發展的過程中信任的將自己的背後交給他們。』擁有最多各領域菁英朋友的Ivan說,早期投資以及幫助團隊找到資源的過程非常辛苦,當要完成的目標很遠大的時候,寧願相信的會是投資團隊創辦人的品格及特質是不是足以支撐起整個理念,『雖然有時候大環境影響的原因更加劇烈』,在香港暴動及Covid-19疫情之下紅樓一次影響巨大的團隊投資失利後Ivan提到,這次的經驗讓他們更加看重以及嚴格審查投資團隊與整體大環境之間的關係。
隨後在韓國最大的社群軟體KakaoTalk宣布要發行自己的公鏈Klaytn時,Ivan從過去累積的VC圈中爭取到了認購機會,紅樓便飛赴韓國進行了對整體團隊和市場的分析,了解到這會是一個以國家之力來扶持的產品並且擁有很完整的上市計畫後,便投入了25萬美金到只有機構可以認購的私募輪中,也是台灣唯一參與到這輪投資的機構,至今回報率已經有60倍左右,『目前市場價格已經穩定並後續看漲中,紅樓所投資的部位已經解鎖隨時可以出場,這就是區塊鏈世界最令人著迷的地方。』當時作出了快速決定投資Klaytn的Dennis說, 由於區塊鏈社群相較於傳統資本世界,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生態,因此好的國際項目通常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募資,資訊和人脈以及理念相同的優質夥伴是非常重要的。
創新的區塊鏈技術若沒有和實體商業社會做連結,會失去其真正的價值應用
正如同過去所有的創新科技發展歷程一樣,經過2017、18年的炒作之後,對於區塊鏈技術商用的媒體社群討論隨著比特幣的價格跌落也跟著消聲匿跡,但同時紅樓資本的三位共同創辦人並沒有停止他們的腳步,反而將目光放到另一個世界關注的區塊鏈生態 — 商用科技區塊鏈上。現在,有兩個相當不同的陣營在關注區塊鏈:一個是關注區塊鏈作為加密貨幣的底層平台,另一個主要關注的是區塊鏈在科技商業世界中的應用。
從大學研究所時期就對科技網路發展的過程非常著迷並參加YEF(young entrepreneurs of the future,時代基金會的領袖計畫)獲得到波士頓麻省理工和深圳華為等企業參訪代表的Denny提到,『第一次網路革命在1990年代的Internet劃時空的出現,因為還是學生完全沒有機會參與理解更別說是做成事業,第二次網路革命在4G/Wifi開始商用以及iphone問世並且展開追求流量變現的社群媒體時代,當時看著蘋果、Facebook甚至淘寶等網路巨頭改變了整個世代,這是科技人的夢想,所以當遇到了可能是第三次網路革命的5G及區塊鏈底層技術時,就非得把握住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機會。』
技術的野蠻生長時期,是新創團隊播種的最佳時期
因此在與海外及台灣眾多區塊鏈團隊展開面談和討論的過程中,紅樓資本的核心理念始終放在團隊所研發的技術是否能真正的在商業模式上受到傳統企業的青睞,由於區塊鏈是奠基於類似資料庫底層的技術,與雲端網路架構發展有著很深的脈絡,天生具有不可篡改及抗駭客攻擊的功能,讓其在保護有價值的數據軌跡和資訊安全上有卓越的應用場景。
在一次與IAPS的主席黃經堯教授的會談中,紅樓資本提出了以技術為本、以區塊鏈新創技術賦能企業數位轉型的紅樓實驗室(Venture building)概念,立即獲得黃教授的肯定,同時遇到了對紅樓非常支持,當時剛從諾基亞大中華區總裁退休回台的王建亞先生,在5G電信領域擁有非常深經驗的兩人,對於未來區塊鏈技術在5G/IOT時代的應用趨勢很看好,當未來十年整個網路上傳輸的資料量暴增為現在的50–100倍時,資訊安全和隱私數據分析的領域就極為重要,因此便與紅樓資本共同創立了以『資安.數據.區塊鏈』為基礎核心的紅樓實驗室,為區塊鏈商用系統推動到企業使用做通路的建立以及生態的整合。
投前管,創投領域的新創概念,降低風險的同時與團隊並肩成長
並且因為先幫助新創團隊做市場化驗證並深入了解技術的可行性,紅樓資本在還未投資之前就做了“投前管”,相對於創投界俗稱的”投後管”,可以大幅的降低早期投資的風險,『可以在投資團隊前知道市場上對其產品的接受程度,並且在商業開發過程中對商業模式的設定做有效的轉變,是紅樓投創生態系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專精於商業邏輯的Dennis強調。
目前紅樓實驗室帶著可抗勒索軟體的隱匿資安區塊鏈團隊與雲達(廣達雲端伺服器品牌)及SI(system integration)等公司如精誠資訊已經展開系統整合及軟體定義資料庫的一體機Talpa銷售通路,紅樓投創體系下的數個新創團隊陸續都將透過正在建立的通路對接企業方及系統整合商,在區塊鏈核心系統開發的同時也能在商業上獲得拓展的機會,當然,紅樓投資的新創團隊本身已經服務過的企業不乏國內大型企業如和泰產險、網擎科技、義聯電以及政府單位如國家高速網路中心等機構,該如何走向更規模化、國際化的商用領域是下一步的首要任務。
走向國際,台灣的人才團隊擁有與世界一爭的實力,紅樓投創十年佈局
2020年末,紅樓投創體系獲得了九千萬的天使投資, 並正式成立豹紅基金,專注在區塊鏈及數據資安領域的早期風險投資,四個月內已經募集兩億資金並且持續開放第一期的LP(limited partner)資金投資,針對具有三種核心理念的區塊鏈領域及雲端數據SaaS公司進行投創:
- 市場策略: 從第一天就以世界為市場,跳脫小市場思維
- 品牌建立: 不求第一,只求唯一,在網路趨勢上做跳脫框架的題目
- 產品設計: 以”Deeptech”為產品研發核心,做產業價值鏈的領導者
如同前兩次的網路革命相似,初期的產業技術開發核心都還處於朦朧的狀態,需要產業及政府大力的支持和資金的挹注,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硬體產業鏈,第三次網路革命在5G/AIOT/Blockchain所需要的軟硬整合實力是台灣最好的機會,在未來的十年內隨著世界網路數據量的爆增,關於區塊鏈應用的核心系統開發是新的商機,而紅樓資本已然在佈局這片價值流動的沃土。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被放在網路上直接交易流轉,不需要第三方機構認證,商業邏輯會變成如何?
由於加密貨幣及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造成全世界金融生態的大地震,DeFi(Decentralize finance),一種基於區塊鏈的金融模式,它不依賴券商、交易所或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金融工具,而是利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進行金融活動。『這世界看待價值的方式正在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就像當年說要把東西放在網路上賣的Amazon及淘寶一開始並不被眾人接受一樣,我們正經歷著典範轉移,沒辦法一蹴即成但它真真切切地在發生。』對Web3.0抱著信仰的李昀修(Ivan)說。
『近十年來的科技網路商業模式是追求流量變現,一個產品擁有越多的使用者產生網路效應就能從別的地方賺回利潤,這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付錢的邏輯,但新一代的網路科技公司如今年上市的Coinbase,是跳脫出這個模式的最好例子。』楊曜陽(Denny)提出一個區塊鏈網路時代的新概念 — 流動性變現,當在網路上可以用一串加密代碼承載真正具有價值的憑證(如金錢、股票、藝術品)時,我們該尋找的是可以最大程度及最大便利性聚集有價值虛擬通貨的網路服務公司,只要能夠讓越多的價值流動性在此服務上流轉,這樣的公司未來具有的商業價值就越高,人人都可交易,人人都可產生價值的時代或許在十年內就會來到。
紅樓資本的三位創辦人分別代表著商業思維、科技整合、風險投資生態圈的結合,在尚處蠻荒時代的區塊鏈投創領域,迅速且穩健的踏出面向市場的每一步,雖然未來瞬息萬變,但期待他們眼中的那個加密世界能紮實的也在台灣發生,放眼世界市場,在下一個網路世代台灣軟體企業也能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明知道這是一股即將席捲的浪潮,卻因為顧慮或保守而沒有選擇投身於這個事業,縱使是一條還未有人踏平的荒路,但任何報酬都是第一個到達的拓荒者有機會獲得的。